第726章 高度保密,阶段性胜利(2 / 4)

你们当面谈一下。”

赵所长刚坐下,就开门见山,直接道明了这一次会面的目的。

他的意思很明确,就是金陵保密工厂的生产线是否能进行改造?最好改造成完全去北美化的。

要知道,虽然北美暂时还没有对芯通国际动手,但对方会不会卷土重来,谁也说不好。

如果研究所把这批芯片交给芯通国际生产,万一北美闻风而动,切断芯通国际的供应链,损失就会很大。

孟如松听完,随即说道:

“赵所长,我们其实已经提前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了。保密工厂那边的替代方案早都做好,设备和原材料的替代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中。我估计,最多再有一到两个月,就可以进行生产线的改造。”

“哦?你们早都开始动手了?”

赵所长感到有些意外,然后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胡杨。因为他很清楚,谁才是芯通国际真正的话事人。

“没错,赵所长。生产线的改造反而会很快,估计一个月左右就能完工。这样算一算,最多三个月,保密工厂就能拥有一条100去北美化的生产线。”

胡杨肯定的点点头,并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。

“这可太好了!胡总,孟总,那我们就可以接着往下谈了。”

张所长大喜过望,他到了这会儿才让人拿过来一大堆资料,然后分发给胡杨二人,让他们看一看。

研究所主要还是从事军用方面的研究,技术力量雄厚。不过在生产方面,多少还是有些问题。

以前,产品对于芯片的精度要求不高,有关部门自己也有小型的生产线。当然,这种生产线一方面只能自用,另一方面在技术上的确是比较落后。

但也基本够用了。

但随着国内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飞速发展,像雷达、卫星、信息指挥系统、火控等等,都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问世。

所以呢,他们对于芯片的制造能力要求越来越高。在没有搭建起先进的芯片生产线之前,找国内可靠的企业代工是最现实的选择。

而且,从方向上来说,军民融合是个潮流。他们这么做,也是有充分的理由的。

“赵所长,我看了一下资料,对于这些芯片的生产,肯定是没有问题的。至于一些特殊的要求,只要你们能技术支持,还是没问题。

不过,你们的这些芯片,单品数量少、品类又很复杂,生产成本上可能会高一些。”

孟如松放下了手里的资料,看着赵所长微微一笑。

能不能接单,这事儿不用讨论。反正汇嘉系是北美既定的打击目标,真没必要再瞻前顾后。

但成本的问题得提前说好,再怎么着,公司也不能亏本生产嘛。

赵所长笑着摆摆手,道:“哪能让你们亏本?不能。放心吧,我们一定会按照市场价进行结算的。”

研究所研制出来的产品,最后的总装肯定不是它们。其中的芯片,只是经过他们一道手,因为需要他们测试性能。

这时,坐在一旁半天没说话的一位姓李的处长,接过了话茬:“孟总,胡总,请你们放心。产品最终是我们单位进行总装,芯片的代工费绝不会少你们的。”

孟如松看了看胡杨,胡杨考虑了片刻就决定接下这批订单。

“行,我们可以接下这批订单,具体的事情,你们可以派人去和金陵厂的有关人员洽谈,原则咱们可以先定下来。”

“好!真是太感谢胡总、孟总了。这批芯片的意义重大,希望二位能理解我的谨慎。”

赵所长站起来,冲着胡杨和孟如松鞠了一躬。

现如今汇嘉系面临什么样的险恶环境,赵所长是知道的。但这批芯片牵扯到国内重大装备的升级,他又不得不向芯通国际求助。

没想到胡杨和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