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九章 看不透的人(2 / 2)

天都赋 纳楼兰 4474 字 2020-06-14

之主都是道门扶植的傀儡。事实上,百姓信仰国教,朝廷治理疆土,两者相辅相成,本就没有任何冲突。

而且从战国至春秋,历代帝王年轻时皆曾有天符山修行的经历。或是教圣座下门生,或是七星院院长首徒,沿袭至景佑皇帝这代,从无例外。

因此苏唐开国至今,也不曾真正出现过国教教圣反对皇室立储的行为。正是因为历往皇子都与道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或师生之情,所以从某种意义来说,道门两教是新帝登基的必然后盾,而非阻挠者。

所以在帝国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,道门不存无苏唐。这与剑宗不存无西蜀,佛门不存无南朝,武者不存无北燕是一个道理。

苏寒山虽是景佑皇帝九子,如今也是补天教掌教神阙大人座下门生,将来青莲殿的掌玺人。若能从凤栖梧手中夺回国教正统的头衔,便会是道门下一任的教圣,苏唐帝国真正超然物外的存在,还用得着手足相残觊觎那一席皇位?

岂不愚蠢?

……

苏寒山的反问,老祭酒笑而不语。

他并没有继续争执下去的打算,因为他很清楚,这世上有个词汇叫做身不由己。

或许九皇子苏寒山对帝王之位没有任何看法,至今能够保持初心。

可若有人一心想让他君临天下呢?

比如说当今陛下,比如说那个口口声声说要嫁给天下共主的黄裳儿,比如说不惜断送清风寨基业用来作投名状的柳玄策,再比如说自己……

当身边所有人都盼望着他迈出那步时,他还能似如今这般云淡风轻?

老祭酒呵呵笑道:“殿下就当这是老臣表明立场的投名状,若真到了那一天,只求个余生安稳。”

苏寒山下了马车。

带着迷茫。

与钦天监老祭酒的一席话,他彻底败阵。因为到现在为止,他仍然不知道对方所言几分真假,所图为何。

这是一个让他完全无法看透的人,那种感觉很可怕。

他显然不会单纯的相信这一切只是投名状,能够教出太师李国初那般徒儿的人,又岂会是泛泛之辈?

叹了声气,瞧见天符山脚所有待考的士子开始登山奔赴考场,苏寒山回头与黄裳儿几人打了招呼,便与李天下共同登山而去。

二人在青莲殿前分开。

李天下进入考场。

苏寒山则径直朝东侧那株三千丈高的扶桑树走去。

父皇在那里,就在点星台上歇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