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九章 泾渭分明(1 / 2)

“嗯、是……”

一个看起来年纪相对小一些的太监、很自然地点了点头,却立即被那个胆子大些的拉了一把,连忙红着脸改口道,

“不累、不累……”

朱棣忍不住笑了,便也不再同他们讲话,而是加快了吃饭的速度。而郑和本来吃的就不多,很快就先吃好了,等他也吃过后,几名小太监将食盒收拾好,提出了房门、交给等在外面的什么人,而他们自己却又返了回来、继续侍立在一旁。

朱棣看着觉得奇怪,便问道,

“你们怎么不回去,还留在这里做什么?”

“回殿下,是皇上吩咐的、让抽调我们几个来服侍您的。”

依然是那个为首的、胆子大些的小太监回答道。

朱棣轻轻摆了摆手道,

“本王这里有人服侍,不需要你们,你们都回去吧。”

“殿下、我们……”

四个小太监顿时慌了,互相看着、一时间不知该怎么办才好。

郑和见状立刻明白了,毕竟他自身也是个内侍,知道这其中缘由——

如果这四个孩子就这样被退了回去,少不了挨顿责骂尚且不说、接下来只能分配干最脏最累的活儿去了。

想了想、郑和还是轻声提醒了一下,

“四爷……”

“哦……”

朱棣见了他的眼色、立刻也明白了些什么,便又改了口道,

“也好,你们几个就留下来吧。”

“谢殿下!”

四个小太监高兴得几乎要跳了起来,齐刷刷地跪在地上给他磕头。

朱棣又看了看他们道,

“但是有个条件,本王不喜欢吵闹,没叫你们的时候就不要过来,你们每天也要等本王离开后、再进来打扫,平时就呆在你们自己住的地方休息、玩玩都可以,只要是别吵到本王就行。”

“啊?”

没想到、他们的工作竟然会如此的清闲,四个小太监更是大喜过望,再次连连地磕头,

“奴才们明白,奴才们知道了。”

“好了,起来吧,”

朱棣摆了摆手、道,

“现在就没有你们什么事儿了,去旁边那屋休息去吧。”

“是。”

四个小太监又磕了个头,开开心心地走了。

房间里又只剩下他们主从二人了,郑和服侍着他休息,等朱棣躺在床上后,忽然想起了什么似的、道,

“哦、对了,三保,春秋这本书你有没有读过?”

“有啊,”

郑和边将他的外衣整理好、靴子摆放端正,边回答道,

“四爷为什么要问起这个呢?”

“我在父皇的御书房里正在读这本书,”

朱棣闭着眼睛道,

“不过实在是安不下心来仔细地读,可父皇还让我读完后、对他谈谈有什么想法。”

“原来是这样,”

郑和笑了笑道,

“那春秋本是五经之一,是孔夫子所编撰的,四爷趁着现在有时间、能看一看倒也不错。”

“诶,既然三保你读过,不妨说给我听听怎么样?”

朱棣的眼睛又睁开了、道,

“等你说过之后、我再去看,也许就能看的进去了。”

“也好,反正我们现在又没什么事情可做,三保就说给四爷听好了。”

郑和点了点头道。

朱棣一直都知道,郑和不仅武功好、而且也是一个很喜欢读书的人,虽然是回族、却通晓汉族文化,还不会因读书而变得愚腐,总是能从书中去寻找有用的知识。却没想到、他讲起书来也是妙趣横生,将一部笔法简洁的春秋、说得十分生动,其间还连带着将另外相关的三传也讲了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