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8章 鬻子一章(1 / 3)

穿越到山海经 熊海龙 3109 字 2021-12-19

政曰:昔者王问於鬻子:昔者,言往日也。 虽临驭亿兆而不独专,从师问道以求政衍之门。

敢问人有大忘乎?尊师道,故曰敢问。王思存大道以终政事,心述在於经远,所以先问於大忘也。

对曰:有。鬻子前答王,言有大忘也。

王曰:敢问大忘奈何?

鬻子前不即以指答者,故引成王之问。王欲然终大志之理,故曰其事奈何矣。

鬻子曰:知其身之恶而不改也,以贼其身,乃丧其躯。

过则勿惮改,终日不为恶。恶去於身也,岂但墨面髡发是为形余哉?故其蚩尤见诛,四凶戮,夏癸绝祀,商辛覆宗。贼身害躯,破家失国,其行如此,是为大忘也。其行如此,是谓之大忘,终成所答之事。

贵道五帝三王周政乙第五卷

夫为政以德,必贵于道,为化国之福焉。当王之时,而通称三王者,据近以及远,明道以同也。周者,合也,备也,言五帝三王贵道,其政能合若一也,而无所不备也。

昔之帝王,昔者,在昔贵道德之帝王。称昔者,以远喻近,为之劝也。所以为明者,以其吏也。言帝王而有圣明之称者,皆委贤吏,使在显职,故道化兴而万国宁,明圣不独运也。

昔之君子,其所以为功者,以其民也。人惟邦本,得众斯昌;建极乘时,必资兆庶;人皆效力,以成其功也。

力生于神,王者有国,必先灵右;皇天帝,社稷山川,神逵玄符,无不来会。成汤降神,受夏大命;武王梦神,遂大戡殷。夫冥运两仪,鼓动万物,岂有使之然哉。莫不大化于自然玄应而义用造之非我,理自相符,故曰力生于神者也。

而功最于吏,王者度政施令而不自为,必属贤能以任使之,故天下和平,人知所保。此贤史善最之功也。

福归于君。俊德在官,尽心竭力,人敦其道,俗顺其教,下相亲,而德交归焉。国土平康,而为君之福者也。

昔者五帝之治天下也,五帝谓黄帝、颛顼、高辛、唐尧、虞帝也。

其道昭昭,若日月之明然,若以昼代夜然。日月运明,明不私照,必须幽显,始终不息,故昭昭然所不舍也。夫圣人与天地合德、日月齐明,道大不沦,可以崇远也。故其道首首然。万世为福、万世为教者,唯从黄帝以下、舜禹以而已矣。

首者,始也,言五帝之道常为万代之始,后之不能加也。夫黄帝始垂衣裳,造书契,置史官,为舟楫以济不通,服牛乘马,立栋宇重门,击柝以待暴客,为杵臼以利万姓,作弧矢以威天下,造律管,兴封禅。颛顼平九黎之乱,人神不杂,万物有序。高辛氏作鞠转、钟鼓、莞席。帝尧茅茨不剪,土阶三尺,夏日葛衣,冬日鹿裘,荡荡乎人无能名焉,巍巍乎其有成功也。帝舜少而至孝,尧闻聪明而用之。舜乃举禹为司空以平水土,弃为后稷以播百谷,卨为司徒以教百姓,皋陶为士师以理狱讼,垂为共工以典众作,益作朕虞以育草木,伯夷为秩宗以典三礼,夔为乐政以和神人。舜弹五弦之琴,歌《南风》之诗。夏禹栉风沐雨,冠履不顾,敷九土,乘四载,凿龙门,辟伊阙,导百川,建万国。微禹之功,人皆鱼矣。帝王之功,莫此为盛,故百代不易,为福为教也。

君王欲绿五帝之道而不失,则可以长久。言君王但因循五帝之道而常行用,无所为替,则可以长保宗庙社稷,以为人始也。

守道五帝三王周政甲第四

执大象而天下往,明道不往,则道不可暂离所也。圣人在,贤士百里而有一人,则犹无有也。

言圣王在,化被苍生,德周万物,虽百里而有一贤士,以圣道广宣,贤迹不见,其贤虽多,则若无有也。

王道衰微,暴乱在,贤士千里而有一人,则犹肩也。王道衰微,暴虐乱政,人皆思德,虽千里有一贤士,其若肩。言贤人不可得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