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40章 朝廷决定(2 / 3)

了些!”

盛老太太顿时破功,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,明知明兰这是在逗自己开心,却还是耐心的拉着明兰给她讲解起来。

明兰初为人妇,又是第一次怀胎,虽然身边时常有崔嬷嬷和翠微这些亲信之人提点,可在老太太跟前,却还是作出一副懵懵懂懂,乖巧听话,又极为受用的模样。

老太太心里头虽然跟明镜似的,可祖孙二人却谁也没有点破,就这么说笑着逗起了乐子。

至于现在这个时候出远门赶往长安,已经下意识的被祖孙二人抛到了脑后。

已经定下来且难以更改的事情,便是说的再多,那也是无用功。

老太太心里头虽然担心明兰的身体,却也不希望明兰小夫妻俩刚刚成亲不过一年多的功夫,就过起两地分居的日子。

且先不说其他,若是徐章当真独自一人去了长安,还能耐得住寂寞?男人是什么德行,老太太可是深有体会。

光是盛家这些个男人们,就已经叫老太太看透了男人这种物种。

从盛紘的父亲一直到盛紘,骨子里都是一个模样。

就连一向沉稳老练,沉默寡言,正派无比的长柏,也有一个叫做鼠须的通房,更何况这世上的其他男人。

若是明兰这一胎是儿子也就罢了,纵使两地分居,那也不影响明兰和徐章的孩子日后在徐家的地位,可若是明兰这一胎是个女儿,徐章去了长安又没管住下半身,造出个庶子来,那可就是庶长子了。

庶长子素来便是乱家之源,虽然这话说的有些太过绝对了些,有些失了偏颇,可道理却还是有的。

这也是老太太的顾虑。

就像墨兰如今的夫家永昌伯爵府,就是因为庶长子现在比吴大娘子生的几个嫡子都要出息,家族资源难免就要向庶长子倾斜,可这人心呐,就是个无底洞,怎么喂也喂不饱的。

将来若是永昌伯百年之后,就吴大娘子和几个嫡子,只怕未必能够压得住那位出息的庶长子。

老太太对于明兰的徐章都是一般的疼爱,心里头既希望徐章赶紧多生几个孩子出来,替徐家传宗接待,也好叫永平侯府后继有人。

可心底里又心疼明兰,世上女子,有哪个女子不想自己的丈夫对自己一心一意,两个人携手共度,相濡以沫,在没有什么妾室小娘的出来恶心人。

可现实却是残酷的。

在这个婴幼儿夭折率极高的古代社会,女子永远都只是男人们的附庸。

三妻四妾,左拥右抱,已是常态。

是以老太太才会在明兰的三言两语之下,就放弃了让明兰留在东京安心将养,待孩子出生或是开春之后再去长安寻徐章的打算。

与此同时,徐章已经赶到了孙府。

秋收刚过,如今朝中最忙碌的,不是孙原这位吏部尚书,而是杨启平这位管着朝廷钱袋子的户部侍郎。

孙原对徐章一番叮嘱,将前对杨启平说的那番话,却没有对徐章说,只是叫徐章安安心心的做好自己分内的差事,同时还不要忘了戒备西夏方面云云。

拜别孙原,出了孙府,徐章没有再去别家,而是径直出城,去了位于东京外郊西南区域的神武军大营。

徐章去陕西接任陕西经略安抚使,身上神武军都指挥使的头衔,也终于被卸了,如今担任神武军都指挥使的,不是旁人,正是顾二。

而殿前司都指挥使的的差事儿,则被蒲老将军给拿下了。

蒲家并非是武勋世家,却也是累世将门,蒲老将军的祖父起于草莽,后投入真宗皇帝麾下,征契丹,退西夏,击吐蕃,于百战之中脱颖而出,奠定了蒲家的基业。

可惜蒲家没有徐章这般运道,立下勤王救驾这等不世之功,否则的话,以蒲家对朝廷的贡献,以蒲老将军的本事资历,老早就可以封爵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