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7 北伐开始(2 / 4)

因为让官员去审判官员,里面的可操作空间太大了,让类似特务部门的监察部来办这件事,才会对官僚集团产生威慑力。

当然,这么做也会引来整个帝国官僚集团的反感,只是在李长青的强势镇压下,官僚集团的反感根本不敢抬到明面上。

如此一来,大唐帝国直辖的武装部队,近卫军加上警备部管辖的大唐守备军,连两万人都不到,这里面还包括后勤人员。

负责近卫军后勤的人都来自大唐守备军官兵,他们有点类似于近卫军的‘辅兵’随从。

这样一来,又节省了一批人事开支……

不管大唐帝国怎么改进朝政,大唐守备军的地位都非常稳定。

甚至为了缩减开支,各地的衙门都不再设立快班和壮班,全部由大唐守备军官兵来顶替。

地方衙门顶多招募一些皂隶来充门面,需要人手的时候再拉一批白役临时工。

大唐帝国朝廷命官的个人安保问题,基本上都要让官员们自掏腰包聘请保镖护卫。

当然,大唐帝国对刺杀朝廷命官的惩罚力度很大,监察部分派到各地的朝廷爪牙暗中对朝廷命官的监督,其实也是一种另类的保护。

武威三年过完春节后,大唐帝国的内政已经踏上正轨,李长青感觉自己没什么需要继续纠正的地方,再次踏上征途。

当然,这几个月的时间,大唐帝国也准备好了供两千‘大军’远征的物资。

这两千大军就是一千名迅雷铳卫队和一千名辽东铁骑,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护送李长青北上。

除了这两千洗脑士兵外,还有一些随行伺候李长青的仆从。

李长青的小地图范围有限,想要继续打地盘,李长青只能往前。

李长青离开广州城后,广州城的科举选官并没有停歇,并且武威三年的科举选官特意对湖广省境内的士绅家庭发放‘通知书’。

不是入学通知书,而是鼓励湖广省的士绅家族派遣子弟过来考试。

这是大唐帝国开始对外省藩镇治下的读书人展开拉拢。

为接下来扩充大唐帝国直辖地盘做准备。

接下来,按照李长青的意思,要逐步将湖广省纳入到大唐帝国直辖中。

因为在广东省周边的邻省中,湖广省是最富饶的,湖广可是产粮大省!

在这个时代,吃饭绝对是大问题,也是增加帝国国族人口基数的必要因素。

至于李二狗这个湖广藩镇军阀的意见……那不重要!

大唐帝国皇帝出行,那自然是提前通知,湖广各大城市的‘狗式’军阀麾下的将军们,一个个把自己麾下的精兵强将都拉了出来,尽可能排列出整齐的阵型充当仪仗队来迎接大唐皇帝。

也不知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小道消息,声称大唐皇帝李长青喜欢整整齐齐的事物。

比如说,储秀宫秀女按照身高体态不同,被排出一个个长条,然后……

李长青终归不是万能的上帝,他的不少癖好都被那些储秀宫里闲不住的秀女给传了出去。

结果一传十十传百,虽然没有传到民间,但消息灵通的人基本上都知道了。

打探皇帝喜好,是每一个善于钻营的官僚权贵的必备课程。

李长青不知道的是,他如今在大唐帝国中已经体验到了公众人物的待遇,很多个人隐私都被各种各样的渠道泄露出去。

主要泄露渠道就是储秀宫!

没办法,储秀宫收秀女只看颜值身材,人数众多,人多嘴杂,再加上大唐帝国因为李长青的随性,后宫规矩不算太严格,结果就是……

不过这种小道消息的泄露也有好处,至少下面人都知道李长青喜好什么样类型的美女,有处女情结等等,送女的时候都能精准到位,不会拍马屁拍到马腿上。

这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