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二十一章 从《人民日报》开始拜访(2 / 3)

超级能源强国 志鸟村 3258 字 1个月前

,他的无心之举,倒是让苏城没有立刻放弃收购津石总厂。

但是,他能看出原材料未来上升的趋势,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出来的。

小胖就小声劝说:“师父,要不,咱们暂停收购津石总厂吧。”

“是啊,津石总厂的欠款这么多,三角债更不少,咱们如果收购了津石总厂,其他国企不肯付钱,这个厂子就真的资不抵债了。而且,2万多人的厂子呢,规模真的不小了。”霍昌连连点头,暗自对小胖表示感谢。这种决策xìng的建议,要不是小胖挑头,他已经有点不敢说了。

苏城沉吟着,没有说继续收购,也没有说暂停,而是吩咐道:“你派人调查一下津石总厂的情况,看看他们现在的经营状况怎么样。杜利军是饮鸩止渴,1亿元人民币,如果我们真的停止收购了,你说他拿什么来还。”

霍昌眼前一亮,问:“拖着?”

“光这样,也太便宜他们了,这么大的厂子呢,拖瘦能做到,拖死怕是不行。而且,真要拖成了鸡肋,也没意思。”

霍昌疑惑了:“那怎么整?”

“咱们大华实业,在国内的名气怎么样?”苏城没有回答,而是问了个不相干的问题。

霍昌使劲点头,道:“那没说的,咱们走出国门,在中东拿下了世界级的油田,各方媒体都是有报道的。”

苏城看向秦筠。

秦筠笑笑,说道:“〖中〗国人不一定知道瑟坦油田什么的,但是,大华实业的名字至少是听说过的吧,央视和普通媒体都有报道。”

“那咱们就利用一下名气吧。”苏城放心了一些,道:“咱们组织召开一场媒体见面会,或者叫新闻发布会,请各路记者来,主要谈谈咱们大华实业在阿联酋的投资状况。另外,也可以谈谈我们在国内的投资计划。”

霍昌乐了。道:“是让记者来报道津石总厂的事?”

“这个用不着说出来。给他们一点线索就行了。”苏城用手指敲着椅子,脑袋飞速运转。

接下来几天,苏城满四九城里请客。

在当年毕业的同学中。苏城的进步毫无疑问是最快的,但其他人也都不慢。1987年,全国一共毕业了36万名大学生。而且是首次采用供需见面的方式进行分配,北大的同学毫无例外都分到了好单位。

这几届的学生,不同于以前和以后的毕业生,顺风顺水者居多,而且赶上了“年轻化,知识化”的浪cháo,如今两年半时间过去了,除了继续上了研究生的学生以外,其他人大都有了独当一面的机会。

譬如小六。就已成长为了采编部的副主任,除了每月多12块钱以外,还有资格在头版发表文章。差不多摸到了名记的边儿。“搞专业”的朱凯也成了《人民文学》中知名的笔杆子。理论水平蹭蹭的往上涨。进入部的王廷走的更加顺利,两年两跳。而且是在等待第三跳的状态下。看到他,就能理解〖中〗央部委为何有那么多30岁左右的处级干部了。

这么多的同学,再加上同学的同事,无论何时都能聚起一大帮人来,这也是这个年代最流行的同学体制。从当时的毕业情况来看,除了少数人自谋出路,多是整班整班的在体制里打滚,等到大学生不值钱了,同学体制进行不下去了,才会变成家属体制。

此时,帮衬同学也是明着来的,不光是一个班级,一个年级,只要是校友,提出来都有用。北大中文系不知有多少毕业生在媒体圈里厮混,苏城从《人民rì报》开始拜访,只要是北大校友就没有放过的。

正如苏城给苏刑说的那样,即使不收购津石总厂,他也是〖中〗国石油总公司的董事,享受胜利油田管理局的厅级待遇。大华实业的规模,也是堪比副部级的大型企业。

手提着茅台中华,头顶着校友和中石油独董的头衔,面前挥舞着德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