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1章 仙道密传真决(三)(1 / 3)

穿越到山海经 熊海龙 3041 字 2021-12-19

诸子谈及阳生之道已非一端,总不外无思无虑而来。 即如贞女烈妇矢志靡他,一旦偶遇不良,宁舍生而取义;又如忠臣烈士惟义是从,设有祸起非常,愿捐躯以殉难,此真正阳生也。

不然何以百折不回若是耶!由是推之,举凡日用常行,或尽伦常孝友,或矜寡困穷一切善事义举做到恰好至常,不无欢欣鼓午之情,此皆阳生之候。只怕自家忽焉见得,忽焉又为气阻也。又怕自家知道,因而趾高气扬,喜发于言,形动于色,洋洋诩诩不知自收自敛,视有如无,因被气习牵引而散矣!又或读书诵诗,忽焉私欲尽去,一灵独存,此亦阳生之一端也。

又或朋友聚谈,相契天怀,忽然阳气飞腾,真机勃发,此亦阳生之一道也。更有琴棋书画,渔樵耕读,果能顺其自然,本乎天性无所求亦无所欲,未有不优游自得消遗忘情者,此皆阳生之象也。总要一动即觉,一觉即收,庶几神无外慕,气有余妍,而丹药不难于生长,胎婴何愁不壮旺。果能持守不失,神常返于穴,气时归于炉内,久久真阳自发生矣。

从此悟得,方知阳即道,道即虚无自然,即是气即是光。子思子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,其即此收敛阳光不许一毫渗漏之说钦?诸子卓有见地,吾故以铺天迎地亘古历今之真正之阳无时无处而不有者示之。

虽言虚无能生阳生气,但人若有凛然之正义感、高尚之品行、雅致之情怀、专一之信仰,遇事而发,亦能生阳生气。阳即真阳,气即真气。我当于此机偶露之际,收之敛之,知所保养,使此气此阳不致旋生旋灭,向外渗漏,亦是学者养生之法。

第十二、觉照之心!夫人之所以前知后晓、灵明不昧者,无非此一个觉照之心而已。道云:玄关窍,虚灵府。要皆无思无虑、无善无恶一个了照之神焉。

下手时不寻出虚无无际物事出来,则无性。无性则无丹本。不从虚无养出个灵明妙觉洞彻内外之神出来,则无主宰。无主宰虽日夜勤行终是昏昏罔罔,到头而无用也。

诸子务先把万缘放下,直将知觉之妄,物欲之私,慢慢的起风运火,煅化于无何有之乡,自家内照果然一无染着,一无束缚,空空荡荡,了不知其起止,此为本性见矣!本性一见,又要有个觉心,照而不照,不照而照,此即主宰常存,昔人谓之主人翁是也。

有此主宰炼丹可成,无之犹一家无主,焉能兴得起家来?此个主人翁实为炼丹之主帅。至于本性,是炼丹之丹头。但起初即欲本性发见,浑沦无际,浩森无垠,万不能有。只要一个泰然无事,心地清凉,有点趣味是。若欲清清朗朗,浩浩渊渊,大无外小无内,则必火候到时方有此鸿鸿蒙蒙无可端倪之一候。惟于尘缘稍不沾滞,推得开放得下,即是性见,炼丹有本矣!下手之初此心未必即能降伏,洞照如神,只要此心不走作不昏迷,能为我家主宰,不为外物所夺而去,这即是此心常在,为我炼丹之主矣!诸子此时尚在阴阳之交,还须立起志气,扶持真阳抑制群阴,久之阳欲进而不能遽进,阴欲退而不肯遽退,所以有如痴如醉之状。

盖以阳虽生而阴犹未卸驾也。吾故教诸子,不要除思虑屏气息太为着紧,紧则又动后天阴气,必不能耐久焉。总之,神妙无方,变化莫测,还不是此一点虚寂之性、灭应之神为之作主耳。诸子于无事之时不要求浑沦磅礴,只此一念阳静,莫管二念,即是性在。

古人收回又放下,放下又收回,即性之见者多矣!久久用功自然本性常圆,无在而无不在焉。只要此心常常了照,稍有闲思杂虑,我能随时觉照,即惺惺常存矣!

气功态所以区别于睡眠状态和醒觉状态,因为它有一个觉照之心。气功态无论虚极静笃,混混沌沌,或恍惚杳冥,这个觉照之心总是起着主宰的作用,所以称之为长明灯、主人翁。

一旦没有了这个觉照之心,会昏昏沉沉成了睡眠状